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又名沼泽田鼠,体型明显比一般田鼠属种类大,尾相对较长。成体体长130~170mm,尾长53~65mm,后足长21~24mm,耳长13~16mm,颅基长26~36.1mm。尾长超过体长的40%。体背毛从赤褐色至黄褐色至棕黄色。体腹面淡白色或浅土黄色,毛基灰色。尾2色,上面深棕色,下面淡白色。足背面褐色。后足长,具5枚掌垫。染色体核型2n=52。头骨坚实而粗大,顶部略弯,背面呈穹状隆起。颧弓外扩明显,棱角发达。眶间有明显的纵嵴,成体在眶间形成发达的眶间峰。腭骨特征与其他田鼠属种类相同。前颌骨后端超出鼻骨。听泡较大.门齿孔长,几乎达第一上白齿前缘水平线。第一下臼齿咀嚼面后横齿环之前有5个封闭三角形齿环。第一上臼齿前横齿环后有4个交替的三角形齿环。第二上臼齿前横齿环后有2个外侧三角形齿环和1个内侧封闭的三角形齿环。 东方田鼠的地理分布属华北温湿型,为我国特有种,分布在内蒙古的黄河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黄河阶地,湖南的洞庭湖区、江西的鄱阳湖区,安徽、江苏、浙江等长江和钱塘江下游地区,以及福建西部山区,此外还零星分布在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广西等省份。栖息在中温带一中亚热带河、湖沿岸草甸、沼泽地等潮湿、植物生长茂密的生境中。在洪水季节常向内陆农田迁徙。取食植物的茎、叶、根、种子以及树皮,最喜食种子,也吃昆虫和小型鼠类。对农林业有较严重的危害。 在以往文献中多报道,此种也分布在我国东北各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王应祥(2002)和Wilson等(2005)把东北的M. pelliceus 和M.michnoi归为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的亚种;但是,它们的形态特征与东方田鼠模式产地标本对比,相差甚远。谢建云等(2003)和陈安国等(2003)研究发现,它们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染色体特征也与东方田鼠指名亚种特征有很大差别;而且杂交试验结果,宁夏的指名亚种与湖南的长江亚种可自由培育,而黑龙江的乌苏里亚种则与它们都生殖隔离,从而支持马勇将东北的 pelliceus和dolicocephalus 归为莫氏田鼠(Microtusmaximowiczii)的亚种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