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饶绮珍等(1991)报道,白蚁巢内的炭棒菌的孢子是由白蚁和巢内的蚁容携带入巢的,由于炭棒菌是好氧性真菌,在氧气充足时菌索长得快,菌丝分枝茂盛群体旰盛的活蚁巢内二氧化碳浓度高,抑制了炭棒菌的生长,当巢群死亡,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炭棒蔺才能获得生长需要的氧气,因此,只有死巢才能长出炭棒菌。炭棒菌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致如此:死亡的白蚁巢首先长出白色的菌丝,经1~2天,菌丝长出羽状分枝,一部分菌丝再经3〜4天,长出棉絮纤维交织在一起成索状物称菌索,菌索连续向地面上方生长,经5~6天便成内部充实的炭棒,黑色炭棒部分不断增长,到14天整株菌索便变成黑色的炭棒,若条件适宜,2~4天便能长出子座(子实体),再经1~2天,产生子囊孢子,1~3天后孢子成熟释放,此后子座又成黑色炭棒,其端部可继续分生菌丝生长菌索。部分菌丝密集成菌核,逐渐与菌丝体脱离联系,悬于白蚁菌圃壁上或菌圃上,直径2~10cm,重3~50g。翌年6~10月,当菌圃周围的土温达20℃以上时,菌核上形成棍棒状的子实体,出土,散生或丛状分布。四川、云南等地视炭棒菌菌核为补气中药,药名称鸡蛋或乌灵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