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论在白蚁的基础研究,还是在白蚁的应用型研究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很多美国研究者对白蚁分类、形态结构、生物学特征、共生物、天敌、功能基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原创性的成果。当然,这些成果也与研究资金的投入、成果评价与共享体系等息息相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研究成果与研究投入是正相关的,美国白蚁研究的资金投入比较多,主要来自美国农业部的白蚁研究专项、各种研究基金和企业。相对美国的白蚁研究投入,我国的白蚁研究投入就显得不足,农业部没有专项白蚁资金,各种基金项目也很少资助白蚁研究,企业投入相比美国企业差很多。尽管我国各地的白蚁防治机构也从事白蚁研究,但投入规模小而且分散,没法形成强大的竞争力。资金投入的不足是导致我国白蚁研究中原创性成果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白蚁研究的成果评价与共享体系中,在基础研究方面,以发表论文为主要评价指标,也作为主要的知识共享途径,推动相关的研究进展;在应用研究方面,美国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旦有了有价值的技术,一般会及时申请专利,而且美国非常注重这些专利的市场转化,促使其产生经济效益。这些方面值得中国学习。 划分不同的白蚁危害区域,可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在白蚁重度危害区,应采取更加有力的防治措施。美国农业部林业局根据白蚁的种类、分布、建筑类型等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白蚁可能危害区域进行了4个等级的划分,包括严重危害区、中等到重度危害区、轻微至中度危害区、无或轻微危害区。这种划分比较科学合理,也为白蚁防治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注:由于区域划分工作非常重要,我国于2016年10月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发布了国家标准《中国陆地木材腐朽与白蚁危害等级区域划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