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土白蚁是一种土栖性白蚁,其生活史充满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生命阶段的变化。以下是黑翅土白蚁生活史的详细介绍。
一、生命周期阶段
黑翅土白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1.卵阶段:
雌蚁在自身的卵巢内产卵,卵形状为椭圆形,呈淡黄色。卵通常需要6-21天孵化,具体时间取决于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
2.幼虫阶段:
幼虫孵化后,主要通过吃蚁巢中的食物来生长,这些食物包括真菌、昆虫和植物蜜露等。幼虫会经历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后体型都会增大,直到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并进入蛹阶段。
3.蛹阶段:
幼虫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后形成蛹,像一个紧闭的茧子,此时无法进食,但仍在继续发育。在蛹的末期,蚂蚁会通过化学信号来提醒其他成员准备迎接新的成员。
4.成虫阶段:
成虫从蛹中孵化出来,进入蚁巢中开始各种劳动,如寻找食物、维护和建造巢穴、繁殖等。
有翅成虫在特定条件下(如气温达到20℃、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气压在特定范围内且为下雨的傍晚)会进行婚飞,寻找配偶并建立新的蚁巢。
二、生活习性
1.行为特性:
黑翅土白蚁具有畏光性、趋光性、群栖性、好斗性和护群性。它们怕光喜湿,工蚁至巢外采食、取水时,会先用泥土、排泄物等混合体筑成隧道(称为蚁路、泥被或泥线)。它们喜爱整洁,对蚁巢和周围环境有着严格的维护和管理。
2.繁殖方式:<
有翅成虫在婚飞后配对成功,落地脱翅后钻入地下建立新巢,成为新的蚁王和蚁后。蚁王和蚁后负责产卵繁殖后代,一个大的巢群内,成长的工蚁、兵蚁以及幼蚁的数量可达200万头以上。
3.栖息环境:
黑翅土白蚁主要栖息于生有杂草的地下,特别是在植被茂盛的树林、竹林等地带。它们会在土壤深处建造庞大的蚁巢,巢内修建菌圃来培育共生真菌。
三、危害与防治
1.危害特性:
黑翅土白蚁主要危害堤坝、林木、农作物和绿地等。它们会取食枯死的植物、干枯的断枝落叶以及树木的外表皮来修建菌圃,对活的植物和刚砍伐的新鲜木材一般不吃。当它们侵入木质部后,会导致树干枯萎,尤其对幼苗极易造成死亡。
2.防治方法:
灭治黑翅土白蚁的方法包括人工挖巢、熏蒸剂毒杀、灌药液泥浆、喷灭蚁灵粉剂、投放毒饵等。
在防治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地形特征、为害状、地表气候、蚁路、群飞孔等来判断白蚁巢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黑翅土白蚁的生活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涉及多个生命阶段和复杂的社会行为。了解这些特性对于有效防治黑翅土白蚁具有重要意义。
|